欢迎进入南京市智康路小学!

“言意共生,读思共进”

发布时间: 2025/10/15 9:54:29 35次浏览 作者: 陶南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“言意共生,读思共进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低段语文教研活动报道

10月14日,南京市智康路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低段语文教学研讨活动。本次活动由林凯雯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《寒号鸟》一课,课后全体语文教师围绕教学实施与语文素养的落实展开了深入研讨。

IMG_5612

《寒号鸟》是一则流传甚广的寓言故事,通过讲述喜鹊与寒号鸟在冬季来临前截然不同的行为与结局,引导学生领悟“勤劳有远见,懒惰终害己”的道理。故事语言生动,对比鲜明,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与思考。

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,喜爱动物角色,容易被故事情节吸引。然而,如何引导他们从情节中提炼寓意,理解人物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,是教学中的关键点。

林凯雯老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:随文识记“堵、缝、衔、劝”等生字,读准多音字“号、当”;理解课文内容,探究寒号鸟悲剧结局的原因;学习运用带“得”字的短语进行表达;通过关键词句与人物对话的对比,感悟寓言深意。

教学中,林老师层层推进,从谈话导入激发兴趣,到图文结合理解词语,再到整体感知梳理情节,最后深入探寻“寒号鸟的死因”。她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、角色行为、对话内容与心理活动,逐步提炼出“寒冷、懒惰、不听劝告、得过且过”四大原因,并结合“得”字短语训练,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。

IMG_5616

课后研讨环节,教研组老师们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点评,充分肯定了林老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与教学设计的巧妙安排。

王春燕老师认为,林老师执教的《寒号鸟》紧扣寓言特点,通过对比朗读与关键词句品析,引导学生理解角色的行为与结局之间的内在联系,教学中既重视语言训练,又注重思维启发,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。

蒲聪银老师谈到,林老师在教学中善于搭建语言训练支架,尤其是“得”字短语的练习设计贴近学生生活,既有层次又有趣味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素养。

段彩霞老师指出,本节课教学结构清晰,环节紧凑,从字词理解到文意把握,从语言训练到寓意感悟,层层递进。尤其是“探寻死因”环节,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辨能力,使他们在探究中自然领悟道理。

随后,教师们围绕“言意共生,读思共进”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。大家一致认为,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训练与思维发展的融合,引导学生在读中思、在思中说、在说中悟。

本次教研活动以《寒号鸟》为课例,聚焦语言积累与思维训练的有机融合,为低年级语文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。未来,语文组将继续深耕课堂,以学生发展为根本,让语文课成为学生语言发展与思维成长的沃土,助力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。

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