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南京市智康路小学!

“数字王国新朋友,快乐认识6-9” ——低段数学教研活动报道

发布时间: 2025/9/25 8:06:40 3次浏览 作者: 陶南

数字王国新朋友,快乐认识6-9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低段数学教研活动报道

9月24日,南京市智康路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低段数学教学研讨活动。本次活动由叶阳老师执教年级上册第二单元《认识6-9》一课,课后全体数学教师围绕教学实施与数学素养的落实展开了深入研讨。

C:\Users\叶\Desktop\7ABE4108D3B1892CB0825A5FF56382E0.png7ABE4108D3B1892CB0825A5FF56382E0

课堂伊始,教师以学生熟悉的“大课间打乒乓球”视频导入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孩子们积极观察画面,找出绿植、红旗、花朵、乒乓球拍等物品,并通过自主数数、快速抢答等方式,初步感知6至9的数量。随后,教师引导学生将数量相同的物品归类整理,逐步抽象出数字6、7、8、9的概念。

在认识数字6的环节中,教师通过“数一数”“摆一摆”等方法,让学生用手指、小方块等实物操作,直观理解数的组成。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数与物之间的对应关系。随后,同桌合作探究7、8、9的表示方法,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成果。

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,寻找教室中数量为6至9的物品,使学生体会到“数”的广泛应用。在探讨数字之间关系时,学生通过“添一添”“比一比”的活动,自主发现“每添上1就产生一个新数”的规律,并初步理解数的大小顺序。

在书写环节,教师通过动画演示和书空练习,指导学生正确书写6、7、8、9,强调书写规范与姿势,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。

课堂最后,教师设计了“超级模仿秀”和“帮小花猫数昆虫”等游戏,让学生在趣味中巩固所学知识,增强数感与应用能力。整堂课节奏紧凑、形式多样,既有扎实的操作训练,也有轻松愉快的游戏环节,真正实现了“在玩中学,在学中乐”。

C:\Users\叶\Desktop\292AC2E554076ED90D47BD79F70E77A1.png292AC2E554076ED90D47BD79F70E77A1

课后研讨环节,教研组老师们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点评,充分肯定了老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与教学设计的巧妙安排。

袁诺老师认为,认识数字,不仅仅是会读。老师巧妙设计了“数一数、摆一摆、认一认”的认知路径。以数字“6”为例,孩子们先是用6根手指比划,发现一只手不够,需要“再添上一根”;接着用小方块摆出6个,理解了“5添上1就是6”的数量关系;最后,在热烈的掌声中,抽象的数字符号“6”隆重登场。

掌握了方法,孩子们信心倍增。在认识7、8、9时,老师放手让同桌合作,女生摆手指,男生摆方块,共同寻找对应的数字宝宝。孩子们在动手协作中,顺利地将具体数量、手势表征与抽象符号一一对应,真正成为了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。

王浩老师谈到,“6789跟以前的数字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?”老师的问题将孩子们的思维引向深入。通过观察算珠,孩子们清晰地表述出:“5添上1是6,6大于5”;“6添上1是7,7大于6”……他们惊喜地发现,数字王国里藏着一个重要的规律:每添上1,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数字,而且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大。

这一发现让孩子们兴奋不已。在“数字排排队”和“判断远近”的活动中,孩子们不仅确定了6-9在数序中的位置,还学会了用“数格子”的方法来比较数字间的距离,数感与空间观念得到了同步发展。

祝召凤老师指出,写好数字是基本功。在书写环节,老师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口诀,指导孩子们书写每一个数字:“6像哨子嘟嘟响”,“7像镰刀割青草”,“8像麻花拧一道”,“9像气球天上飘”。孩子们在端正的姿势下,描摹书写,力求美观。

随后的“超级模仿秀”和“帮小花猫数昆虫”游戏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。孩子们根据数字卡片学小动物叫,声音响亮,次数准确;他们帮助书本上的小花猫清点蝴蝶、蜻蜓和蜜蜂的数量,在解决问题中巩固了新知。最后,通过“小马的水果车”和“小鸡的饼干”等练习,孩子们灵活运用“几个”和“第几个”,并比较数的大小,深刻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。

这堂课,是知识的传授,更是思维的火花碰撞。孩子们在情境中激活经验,在操作中深化理解,在思辨中发现规律,在应用中感受价值。我们相信,这颗热爱数学的种子,已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。

image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