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是大侦探——数字信息”
发布时间: 2025/4/2 17:50:27 75次浏览 作者: 陶南
“我是大侦探——数字信息”
《数字与信息》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。主要结合电话号码、门牌号码、身份证号码等具体的实例,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、调查与交流,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有关知识,体会用数字编码描述信息的思想方法,感受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。〔课堂展示〕
王浩老师执教《数字与信息》
南京市智康路小学王浩老师执教《数字与信息》。王老师以真实具体的生活情境为导入,上课伊始,先进行课堂检测,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编码,重温自主学习已经掌握的学习内容;然后,鼓励学生解读本班同学代表的身份证号,开展进阶学习;接着,以“我给好书‘身份证’”的探究活动为主线,开展项目学习,为班级图书角的新书编写“合理”“简洁”“唯一”的“索书号”;最后,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编制的“索书号”,其他小组进行评的重要环节。而且,有可能有质疑产生,那会起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功效。价、提问或者质疑,这是要求学生分析、综合梳理探究成果,分享经验,取得成就感的的重要环节。而且,有可能有质疑产生,那会起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功效。
王老师系统讲解身份证号“地址码”“出示日期码”“顺序码”“校验码”的构成,揭示“合理”“简洁”“唯一”等编码原则。用微视频系统解读身份证号构成含义及相关编制原则,替代了教师原本在课堂上需要讲解的内容,凸显了“微课程教学法”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从实际情况来看,学生课前观看微视频,学习兴趣高,自主性强,自由度大,体现了个体差异性。结合“自主学习任务单”课堂学习形式的预告——先交流自主学习成果,然后解读身份证号构成含义,在掌握编码方法的基础上编制索书号,最后展示质疑,让学生带着个体的思考走入课堂,使得课堂学习深度得以拓展。
此次公开课活动的开展,加强了学校课堂教学的交流,既为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、展现风采、超越自我的机会,也搭建了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教学教研,我们一直在路上。